江蘇球是中國球東南沿海的一個省,經濟發達。但江蘇球有一個問題,太過於散裝,而被其他球戲稱「蘇聯」。
性格[編輯 | 編輯原始碼]
散裝省份沒有固定的性格。有時他會表現出極度發達的樣子,甚至戴個墨鏡,比如蘇州球、南京球;有時他會表現出極端好學(大噓)的樣子,比如南通球、連雲港球。但總體而言,是發達的。
歷史[編輯 | 編輯原始碼]
清[編輯 | 編輯原始碼]
1667年,江蘇球與安徽球從江南左、右布政使球改名為安徽布政使球、江蘇布政使球,江蘇巡撫駐球扎在蘇州球。鴉片戰爭以後,江蘇球開始受到西方的影響,上海球經濟迅速發展,不久就離開了江蘇球。晚清時期,江蘇南部受到太平天國球的重創,強烈影響達十餘年之久。( :**)同時,蘇州球的經濟中心地位被上海球替代。
中華民國時期[編輯 | 編輯原始碼]
1911年11月5日,江蘇球在省城蘇州球宣佈江蘇獨立。1927年4月,蔣介石在南京球另立國民政府,並在10年之內統一中國(?),1928年國民政府球正式定都南京球後,進行大規模的首都建設,1929年,江蘇球省會則遷往鎮江縣球。1937年全面爆發的抗日戰爭中斷了牢蔣的黃金時代。日本球在江蘇到處濫炸,12月13日又開始了持續3個月的南京大屠殺!江蘇球遷了幾次省會。此後到1945年戰爭結束,南京球是汪偽的首都,汪偽將其江蘇球政府遷往吳縣球。抗戰期間,中共主力進入蘇北,建立蘇北抗日根據地。戰後,中華民國球將首都從重慶球遷回南京。中共在1948年底在徐州球附近進行了淮海戰役,擊退國軍,1949年中共橫渡長江,攻佔南京球,設蘇北球、蘇南球行署區球及南京球三個省級行政球。
新中國時期[編輯 | 編輯原始碼]
1952年,為了更好治理洪澤湖,安徽球的盱眙球和泗洪球劃歸江蘇球,作為交換,蕭縣球和碭山球劃給了安徽球。1953年1月,三個省級行政球合併,恢復江蘇球建制,南京球降為省轄球,並將省會設在南京球。